在群山环抱的大坝之上,一支由5名观测员组成的队伍,正顶着烈日,日复一日地穿梭在坝体与各观测点之间。这里是大坝安全的“中枢”,而他们,便是守护这道“生命线”的“听诊员”。
盛夏时节,坝顶温度时常飙升至40℃以上,观测人员背着30余斤重的仪器设备,沿着近百米高的坝坡往返测量,汗水浸透了工作服,又被烈日烤干,在衣背上留下层层盐渍。寒冬腊月,坝区寒风呼啸,气温低至零下,他们戴着薄薄的手套操作精密仪器,手指冻得通红僵硬,却始终保持着不到毫米的观测精度。“数据差一点,安全就多一分风险”这是观测班长常挂在嘴边的话。正是这份对责任的坚守,让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始终保持着高度专注。
针对传统观测流程繁琐、效率低下的问题,观测班对观测点位、路线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,制定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流程,有效提升了观测效率。整合观测数据、环境数据等多源数据,构建数据分析平台,为数据分析提供基础支撑。定期编制数据分析报告,分析观测数据变化趋势,预测潜在安全风险,并针对水电站运行特点,提出针对性建议,为水电站安全生产提供参考。
2024 年以来,通过不断的理论培训与实操,雅安公司观测班成功完成锅浪跷、城东、大兴、汇溪4座大坝内部变形观测和锅浪跷、下村、川王宫3座电站大坝外部变形自主观测,数据准确可靠,每年为公司节约大坝安全监测费用约300万元。
未来,“大坝护卫队”将继续用脚步丈量责任,用坚守诠释担当,为公司大坝的安全运行筑牢根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