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班长,集控操作指令发出没响应!”
“开关柜那里可能出了问题,走,赶快去查!”电气班韦班长随即戴上安全帽,紧了紧棉衣,拿上对讲机,动身去往升压站。
中控室窗户紧闭,但依然能听到呼啸的大风敲打窗户的声音,在这海拔3000米的升压站,冬日大风季的厉害,我早已亲身领略过。
“小吴,你也一起去,你才入职,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学习好机会!”韦班长临走前拍了拍我的肩膀。
凌晨1点36分,我也以最快速度戴好安全帽,拿上手电筒,将棉服的拉链拉到顶,随着韦班长向升压站设备区走去。
从前辈同事的口中得知,这次项目投产操作比以往更加复杂,涉及运行间隔和投产间隔的交叉操作,又同时有调度和集控的双重指令,现场的操作一定要小心、仔细再谨慎。
走过升压站里长长的一段路,我们来到了出现问题的253开关柜前,用钥匙打开柜门,开始了现场检查,对我而言,这真是一节“生动形象”的实操课:班长和前辈同事拿着图纸,目光密切跟随着手电筒的映照,在密密麻麻的线路中寻找可能的故障点位,用万用表逐一排查。远方控制回路没问题、开关回路没问题、保护回路。。。
探索、思考、研讨、排查......即便是凛冽的冬夜、料峭刺骨的寒风,也改变不了他们专注的神情和坚定认真的动作。最终,故障顺利排除,大伙儿如释重负地走出升压站,他们的背影在升压站的灯光中拖得很长很长。
深山里的夜晚跟城市的很不一样,在荒无人烟的夜里,繁星点缀的天空下,连绵起伏的高山如同一个个静默的巨人,矗立在寒风中;山上的风就像一个自由自在的小孩子,时而安静,时而狂野,要一切生灵都顺着它的意愿,如若不从,它的回应总能让人特别难受:它席卷过一个个沉默的“巨人”,吹过送出线路和架空铁塔,发出咻咻的啸叫声,在夜里零下温度的配合下,砸在我的面颊上,穿透进我衣服的各种缝隙中,如浸在冷水中一般,让我切实体会到了“风头如刀面如割”的含义,这剂猛药,是红牛、咖啡之类远不能及的。
鏖战3天2夜,项目成功送电的消息终于传来,虽然疲惫,但不难看出,大伙儿脸上更多的是成就和欣慰。
作为新人,我很幸运地全程参加了此次则洛日风电项目投产发电前的系列操作、调试,这让我在职业起步之初便在专业经验上收获颇多,而那些走在寒冬黑夜里“长长的”身影,也成为了我初入职场难以磨灭的记忆。